摘要: 2011年1月18日,由瑞银证券和《第一财经日报》独特举行的“瑞银大中华区年会之新能源研讨会”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召开,研究会的主题是“十二五规划下新
2011年1月18日,由瑞银证券和《第一财经日报》共同举办的“瑞银大中华区年会之新能源研讨会”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十二五规划下新能源在中国的前景及面临的挑衅”。
今天上海飘起了鹅毛大雪,在如斯严寒的气象中,探讨新能源这个话题显得分外应景。此次研讨会由《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纂杨燕青主持,嘉宾瑞银亚洲公用股权投资研究部主管欧立文(Stephen Oldfield)、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研究局部析师牟其峥、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研究部门析师陈国喜先生、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总监代数和第一财经研讨院风电领域研究员李柏军都发表了各自对新能源行业的研究分析和未来瞻望。
首先发言的瑞银证券剖析师牟其峥女士表现,中国的能源构造极其不平衡,煤炭占了大多数,为了补充这种不均衡,政府在“十五”、“十一五”投入巨资建设了大型发电站、大型水电站和核电装备。尤其是核电,对国家来说这是对传统能源替换性最大的能源情势,所以在今后也必定会鼎力搀扶。
同时,她还指出,我国已经在水电、火电和核电的技术方面获得了长足的提高,在智能输变电方面更是领有世界当先的技术。假如智能输变电能在“十二五”甚至“是三五”实现,对节能将大大有利。
接下来,瑞银亚洲的欧立文先生也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力市场表白了无比正面的见解。不外,他坦言,固然有良多关于核电、水电、风电的开发和发展,然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火力发电依然会是中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预计到2022年3/4的电力发电是起源于煤炭,所以开发新的能源并不即是要代替煤炭发电。
但欧破文同时也对新能源和电网的衔接、以及碳交易系统有所质疑,而且他认为中国未来要更多地关注终极用户端,根据定价和需求面的治理发展智能电网的技术,让中国的能源更有效力。
关于新能源汽车,瑞银证券负责汽车行业研究的分析师陈国喜表示异常看好。他指出,2000年到2010年中国汽车的销量增长了8.6倍,每年增长24%。从保有量来说,当初大略是6000万辆,如果以目前的每年销量来看,守旧估量到2015年会达到1.5亿辆左右。由此将发生宏大的空气传染,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未来要发展的必定请求。
他表示,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许多搀扶,包括国家财政部对新能源大客车的补助。未来可能会继承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包含大家等待已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2011到2020年应当对混杂动力和纯电动设立一个新的目的。
他同时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好比电动汽车的充电时光比拟长等,未来还须要技术发现上的冲破。
尔后发言的代数先生则简略介绍了2010年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状态。据他指出,中国光伏企业在硅片和电池组件的产量占到全球的50%,10年光伏组件的出货量在大幅增长,硅片的产量也在持续增加。国内比价好的是无锡的晶奥太阳能、英利太阳能等,这多少家太阳能都超过了1000万千瓦。
但他提示值得留神的是,处所政府激动树立大批的光伏电厂,却没有太阳能电池板,由于海内报价偏低,所以生产商缺少能源供给。
对于多晶硅是否产能多余的问题,代数以为这存在一定曲解,经济危机造成的多晶硅需要降落并十分态,而且产能和产量不一样,当中存在统计口径的误差。
最后,李柏军先生先容了一下我国风电范畴的情形。他表示,我国到去年年底已经成为寰球风电装备最大的花费者和出产者。新增的装机达到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4200千瓦,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但他同时指出,我国在并网微风电设备品质方面还是和国外存在差距。比方,我们有1/3不并网,而国外的不会超过10%。
依据国家能源局制订的能源发展计划,2011年至2020年间,国度对新兴能源工业累计直接增长投资额将到达5万亿元,每年增添产值1.5万亿元——这象征着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将步入新的十年。总的来说,与会嘉宾仍是对我国新能源的将来持乐观立场,只管这种乐观当中也隐隐包括着一些担忧,但咱们有理由信任资金投入跟技巧改革将为我们带来一个更暧昧的远景。
疾速团购报名
品牌: 抉择品牌 *
车系: 挑选车系 *
地域: 取舍地区 *
姓名: *
手机: *
–>
最新车闻
试驾评测
用车之道
更多请关注官方微信:mycar168news